3 個心理技巧加強文案說服力

3 個心理技巧加強文案說服力

你會否想過為什麼有些文案特別有說服力呢?有時文案師會利用一些心理技巧,利用文字對顧客作出各種暗示,從而引導他們去採取相應的行動, 例如購買產品、訂閱等等。 

在這篇文章內,我會分享三個提昇文案說服力的顧客心理技巧。

1. 認知偏誤 (Illusory Truth)

大家應該經常會聽到「重要的事要說三次 」這句說話,一句說話重複三次除了能夠幫助聽的人更容易記住內容,亦因為認知偏誤這種心理現象,會令人更傾向相信被重複的話是真確的。

人類的大腦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資訊、外在環境刺激,為了節省時間,大腦建立出一些「心理捷徑」來幫助它更有效率來作出決定,其中一個「心理捷徑」, 就是傾向相信一些之前有接觸過的資訊。

曾經有研究要求參與者為一些句子的可信性評分。

一些句子只會向參與者宣讀一次 , 另一些則會被重複數次,結果顯示多數的參與者都會認為被重覆的句子更可信,這就是心理學上的「認知偏誤」現象。 

所以當我們寫作文案時, 把我們最希望客人相信和記住的句子重複寫在文案內 ,就可以利用到「認知偏誤」這心理技巧來令客人覺得這個資料是可信的。 

2. 系列位置效應 (Serial position effect)

你覺得一篇文案最重要的內容,應該要放在哪裏呢?

答案是開首和結尾。

心理學上的系列位置效應 (Serial position effect) 指出人類往往會對首先和最後見到的事物特別有好感。

首先見到的東西 ,通常都會有先入為主的效果 ,會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;

而最後看到的事物 ,因為接觸的時間點較近,印象亦會更加深刻。

所以在一篇文案內 ,我們要把最重要的賣點放在標題,亦要把最希望顧客作出的行動放在最後的行動呼籲(Call-to-action)。 

3.令顧客覺得需投入的越少越好

你會不會有這樣的經驗: 當我們準備要進行一件新事情之前,往往我們會進行資料蒐集, 但有時當我們看過太多資料 , 再思考事情帶給我們的影響、我們是否準備充足時。

我們往往會猶豫不決,無法作出決定和行動 ,這種 因為過度思考和分析癱瘓了行動和決定 ,心理學上稱為: 「分析癱瘓 」(Analysis Paralysis)。

我們怎樣可以避免顧客因為過度的考慮遲遲不作出行動呢?

我們可以透過減低顧客的投入的門檻來令到客人更容易下決定。

在一個籌款實驗當中,研究人員測試了兩種呼籲捐款的方式:

「 你願意捐款幫助我們嗎? 」

「你願意捐款幫助我們嗎? 即使一元也能幫助到我們。 」

研究人員發現使用第二種呼籲比起第一種最後籌得近乎雙倍的籌款 。

所以如果我們想驅使客人快速作出決定, 把行動呼籲的門檻降低,令顧客覺得他需要投入的成本較少, 便能避免顧客猶豫不決,遲遲不採取行動的問題。

例如:

「每天只需花兩元,便能得到更整齊的牙齒 」 

「只需用30秒填寫資料,便能夠每星期收到最新數碼營銷資訊 」 

希望以上三個顧客心理技巧,能幫助你寫出更有說服力的文案。

你在創作文案時會使用到一些顧客心理技巧嗎?

歡迎留言與我們交流。

Similar Posts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