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工具大 PK:Gamma、Manus 與 ChatGPT Agent 生成 PowerPoint 的效果與用法比較!

AI 工具大 PK:Gamma、Manus 與 ChatGPT Agent 生成 PowerPoint 的效果與用法比較!

在這個數位時代,製作 PowerPoint 簡報已經不再是件費時費力的工作。隨著 AI 技術的進步,許多工具可以自動幫你研究資料、設計版面,甚至生成完整的簡報。今天,我就來比較三款熱門 AI 工具:Gamma、Manus AI Agent 以及 ChatGPT 的 Agent Mode。它們各自在生成 PowerPoint 的效果和用法上有什麼不同?哪一款最適合你的需求?讓我們一步步拆解。

首先,來談談這次比較的背景。我平常用這些工具來製作簡報,尤其是在分享活動或工作報告時,會先用 AI 生成草稿,再加入自己的想法。這次測試的主題是「SEO 101」的 8 頁 PowerPoint,讓三款工具分別生成,觀察它們的生成過程、輸出品質和使用體驗。測試日期是 2025 年 7 月 25 日,基於最新版本的工具。

1. Gamma:快速生成,結構固定但易認

Gamma 是一款已經推出 1-2 年的 AI 工具,專注於簡報生成。它有幾種模式,我這次選擇用 AI 幫忙研究並生成 PowerPoint。

用法步驟:

  • 輸入主題(如「SEO 101」)和頁數(8 頁)。
  • AI 會自動拆解結構:例如,第一頁介紹、第二頁關鍵概念等。它會顯示每個 slide 的內容大綱、重點 bullet points。
  • 選擇設計風格:簡單設計、AI 生成圖片(可選線條藝術、插圖,而非真實照片,因為真實圖片常有瑕疵)。
  • 按下生成,過程很快,通常幾分鐘內完成。

效果評析:

  • 優點:生成速度快,適合急需簡報的場合。結構清晰,常見布局如標題左邊、內容右邊或上方。使用線條藝術風格,看起來乾淨,不易有怪異圖片影響專業感。可以直接預覽和分享。
  • 缺點:結構很固定,看多了就知道是 Gamma 生成的(例如,圖片擺位有限,只能上、下、左、右)。研究深度淺,資料較表面,不如其他工具深入。編輯彈性低,介面像格子系統,無法精細調整(如拉動像素)。
  • 整體體驗:如果你想「快速出貨」,Gamma 是好選擇。但資料準確性和設計變化性不足,適合初學者或簡單主題。

在測試中,Gamma 生成的 SEO 101 簡報看起來簡單專業,但一眼就認得出是 AI 模板,缺少驚喜。

2. Manus AI Agent:深度研究,設計多變且可編輯

Manus 是我的常用工具,尤其在 OpenAI 推出 Agent Mode 之前。它是一個 AI Agent 系統,連接多個 AI 模型,讓使用者不用懂太多技術,就能生成複雜簡報。

用法步驟:

  • 輸入指令(如「Create a PPT about SEO 101」),選擇頁數(8-12 頁)和主題模板(有多種風格可選)。
  • AI Agent 開始「思考」:先規劃簡報結構、任務清單(如研究資料、統計數據)。
  • 使用瀏覽器模式搜尋多個網站,蒐集資料並總結。
  • 生成過程可觀看直播:它會顯示正在找的網站、提取的資料,然後逐 slide 組裝。
  • 輸出後,可匯出為 PPT 檔案,用 Microsoft PowerPoint 或 Google Slides 編輯。

效果評析:

  • 優點:研究深度高,資料準確性好(例如,提到 AI 在 SEO 的應用,如內容生成工具 Jasper 或 Writesonic,雖然有些已過時,但整體 make sense)。設計風格多變,不像 Gamma 那麼固定;有時間軸、圖表等元素,看起來專業且吸引人。生成後的文字細節豐富,可當作講者提示。介面簡單,Agent 模式讓過程透明。
  • 缺點:生成時間較長(可能 15 分鐘以上),免費帳號有限制(我用免費版,但輸出不太多)。文字有時太細,適合當參考而非直接投影。需要等待,如果方向錯了,得重新生成。
  • 整體體驗:我最喜歡 Manus,因為它平衡了研究深度和設計彈性。在之前的一次 10 週年活動中,我用它生成簡報,裡面圖表不標準但實用,幫我補充了很多細節。

測試結果:Manus 生成的「SEO with AI」簡報內容豐富,設計不落俗套,是三款中綜合表現最好的。

3. ChatGPT Agent Mode:研究強大,但介面平淡無模板

ChatGPT 的 Agent Mode 是新功能(每月 20 美元付費帳號,可用 40 次),類似 MindOS 的 Agent 系統,讓 AI 像虛擬助手般運作。

用法步驟:

  • 輸入指令(如「Generate a PowerPoint about SEO 101」)。
  • Agent 啟動「My Desktop」模式(像虛擬機器),在瀏覽器介面顯示過程。
  • AI 先設定任務:研究資料、提取關鍵點,然後生成簡報。
  • 過程有直播軸,顯示找了哪些網站、抽取什麼內容、如何組裝 slide。
  • 生成中可預覽,但無模板選擇,直接輸出。

效果評析:

  • 優點:研究能力強(用 GPT-4.1 模型,上網蒐集多源資料,準確性不輸 Manus)。過程透明,像 MindOS 的直播模式。適合深度主題,因為它會跑多輪研究。
  • 缺點:介面平淡,生成簡報看起來「無奇」,缺少吸引人的設計(比 Manus 差)。無模板選擇,輸出風格單一。生成時間長(測試中還沒完成,但估計 10-15 分鐘)。編輯有限,雖然可匯出,但彈性不如 Manus。
  • 整體體驗:Agent Mode 很像 Manus 的「抄襲版」,但 UI 較弱。如果你是 ChatGPT 付費用戶,這是方便的附加功能;但設計吸引力不足,讓人覺得成品不夠專業。

在測試中,ChatGPT 生成的預覽看起來普通,研究深度好但視覺效果弱。

綜合比較與推薦
  • 研究深度:Manus 和 ChatGPT Agent 最佳(廣度和深度高),Gamma 最淺。
  • 設計風格:Manus 最吸引、多變;Gamma 簡單固定;ChatGPT 平淡。
  • 生成速度:Gamma 最快;Manus 和 ChatGPT 較慢,但品質更高。
  • 編輯彈性:MindOS 最佳(可匯出編輯);Gamma 有限;ChatGPT 中等。
  • 價格與可用性:Gamma 有免費版;Manus 免費有限制;ChatGPT Agent 需付費(20 美元/月,限 40 次)。

如果你像我一樣,需要深度資料和可編輯的簡報,我推薦繼續用 Manus。它不只生成,還能當研究助手。Gamma 適合新手快速上手;ChatGPT Agent 則是如果你已經是 OpenAI 用戶的額外選擇。

當然,AI 工具不是萬能,最後還是得加自己的想法。希望這篇比較幫你選到合適工具!如果你有使用經驗,歡迎在留言分享。

Similar Posts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