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年內,Google「抓取/流量」比率從1/2惡化至1/18

10年內,Google「抓取/流量」比率從1/2惡化至1/18

當前AI大潮下,Google、OpenAI等科技巨頭正急速改變整個內容創作生態。Cloudflare CEO Matthew Prince 近日接受 Axios 訪問時,分享了極具衝擊力的實證數據,讓我們重新審視內容產業在「AI 生成內容」衝擊下的未來。他用一組組冷冰冰的數字,展示傳統網站流量分配如何被AI「榨乾」——這些都是所有內容創作者、媒體、網站經營者必須關注的關鍵議題。


Google流量回報:從1/2到1/18的劇變

Matthew Prince 直言,Cloudflare 擁有過去10年最全面的流量數據,能夠精確計算Google到底為內容網站帶來多少「實際」訪客。

  • 10年前:
    每2頁被Google爬蟲抓取的內容,網站就可獲得1個訪客(1/2比率)。
  • 6個月前:
    這個比率已變成每6頁被抓取才有1個訪客(1/6)。
  • 而今天(2024年中):
    比率更進一步惡化到每18頁被抓取,才有1個訪客(1/18)!

這代表什麼?10年間,Google帶給內容網站的流量效率下降了9倍!同一段內容,你現在要被Google「拿走」18次,才會換來一個點擊。

Prince指出:
「六個月前,75%的Google搜尋已經在Google自家頁面被直接解答。今天,這個數字可能高達90%——大部分用戶根本不會再點進原創內容網站。」


AI搜尋(AI Overview)、OpenAI、Anthropic更甚

Prince 進一步披露,AI公司對內容創作者流量的「分帳」更是極端:

  • OpenAI(6個月前):
    250頁內容被抓取才有1個流量(1/250)
  • OpenAI(現時):
    1,500頁才有1個流量(1/1500)
  • Anthropic(6個月前):
    6,000頁才有1個流量(1/6000)
  • Anthropic(現時):
    60,000頁才有1個流量(1/60,000)

簡單來說,AI搜尋、Chatbot等技術幾乎不再把訪客導流回內容原站!內容創作者苦心經營、付費生產的知識,99.9%被免費「收割」,卻換不到任何實際回報。


流量紅利消失,內容商業模式危機

Prince 語帶警告:「如果網站不能靠流量賣廣告、不能靠訂閱、連‘虛榮點閱’都沒有,還有誰願意做內容?」
他強調,網路內容產業過去35年靠搜尋引擎建立商業模式,現在這基礎正被AI革命徹底瓦解。


解決方案:必須建立「內容稀缺性」

Prince 認為,目前最大問題是內容創作者沒有對AI公司設置「稀缺性」:一邊向部分AI公司收費,卻讓其他AI任意抓取;沒有設定技術門檻,價格只會越談越低。
他呼籲,必須集體行動——「封鎖AI爬蟲」,打造內容的新護城河,才能真正爭取合理分潤。

他預告,Cloudflare即將聯合全球主要出版商,推動一鍵封鎖AI爬蟲的解決方案,讓內容生態回到健康的「可持續循環」。


結語

原創內容的價值,遠高於AI快速生成的摘要。Prince語重心長:「如果我們不能讓內容創作者得到應有回報,整個網路與知識生態將徹底死亡。」

你還相信AI能為內容創作者帶來機會嗎?當現實數據擺在眼前,每一位經營內容的你,是時候反思自己的「流量來源」與未來的生存策略了。

Similar Posts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