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 個引發病毒式行銷的技巧

6 個引發病毒式行銷的技巧

病毒式行銷 (Viral Marketing) 是指一個資訊在網路上急速地被網民分享 ,就像病毒一樣瞬間在人群中散播。

能夠達到病毒式行銷的效果,以低成本把產品資訊傳給大量的公眾,是每個行銷人員夢寐以求的機會,但達到病毒式行銷效果,很多時候需要一些運氣。

在這篇文章我會分享一些病毒式行銷案例,和六個令內容更容易被網民分享的心理因素。

病毒式行銷的經典案例

最成功的病毒式行銷莫過於2014年的冰桶挑戰 (Ice bucket challenge): 冰桶挑戰是一項慈善活動,希望引起社會人士對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(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,簡稱 ALS)的關注, 參與者需要拍攝自己將一桶冰水從頭一澆而下,然後把影片傳到社交媒體,再點名三位朋友參加。

這個挑戰引起了很多娛樂明星、社會名流參與, 包括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和Bill Gates 等等。 

另一個香港的例子,是在2017年,有一位網民分享了他在吳松街光顧賣花自力更生的黃婆婆,期間黃婆婆對他說了20次謝謝,網民呼籲在情人節那天光顧黃婆婆。

這個貼文被鄭秀文分享後,黃婆婆的小店立即得到很多關注, 亦得到毛記電視專訪。

由這兩個案例,大家也許會看到一個病毒式行銷的成功因素: 就是有名人的加持,才容易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社會關注, 那麼若果沒有名人加持,我們怎樣可以令自己的內容更容易被群眾分享呢?

六個引發病毒式行銷的心理因素:

暢銷書作者 Jonah Berger在他的書 “Contagious” 提出六個引發病毒式行銷的心理因素:

1. Social Currency ( 社交貨幣)

群眾喜歡分享一些會提升他們社交形象的內容 ,令他們看起來更有智慧、 更站在流行尖端等等。 

2. Emotion (引發情緒)

公眾會傾向分享一些引起他們情緒的內容,例如上述提過黃婆婆辛苦經營小店的故事。

3. Trigger ( 引起注意)

一些令群眾覺得重要的訊息, 例如關於疫情的新聞, 亦容易引起他們分享。

4. Public (群眾效應)

這是利用了公眾的羊群心態,當人們看到一些消息正在被傳播,很容易會加入成為傳播鏈的一份子。

5. Practical Value (實用價值)

人們亦喜歡分享一些對其他人有用的資訊 ,例如很多長者會喜歡分享各種健康資訊 ; 我們在網路上看到一些資訊覺得對某位朋友、同事有用的話,亦會自然地轉發那些資訊。

6. Stories (故事)

人類天生便喜歡聽故事,當我們聽到一些有趣、 觸動人心的故事, 我們亦傾向轉發給身邊的親朋好友。

在你的內容中加上以上的心理因素, 會大大地提升你的內容被公眾分享的機會。

你覺得怎樣的內容會容易在網路上被分享呢呢? 歡迎和我們交流你的經驗。

Similar Posts

Leave a Reply